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指标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50例普通肝炎(未发展成肝硬化)患者为肝炎组,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凝血四项[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及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并分析各凝血指标与肝硬化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PT、TT、APTT及D-D水平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FIB水平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PT、TT、APTT、D-D水平比较,A级<B级<C级,FIB水平,A级>B级>C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TT、APTT及D-D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0.492、0.469、0.517、0.524,P<0.05),FIB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r=-0.420,P<0.05);三组MPV、PDW水平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PLT、PCT水平比较,肝硬化组<肝炎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指标均出现异常,且PT、TT、APTT及D-D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FIB水平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