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阴火"最初为自然界真实存在的事物,如海火、地热等。宋代开始,理学思想兴盛,大量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被征引来解释人体。金代名医李杲将"阴火"的概念植入人体中,形成了中医的阴火理论,完成一次中医学术创新。李杲所论之"阴火",是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引起的下焦病理之火,但明清医家将之与朱丹溪的"相火"理论混淆,形成内容相互冲突的阴虚之火说和命门之火说两种理论,并且各自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为了消弭观点冲突,并基于临床实际情况,先后将"阴火"的概念进行范围扩大,最终形成"阴火"是指一切内伤引起的虚性火邪的观点,完成中医学术史上的又一次创新。
-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