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石; 傅强; 刘士榕; 刘昊; 杨玉洁; 孙彦; 刘畅; 崔立刚
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8, 52(05): 484-487.

摘要

目的研究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分流(IPSVS)的超声造影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对于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分流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资料,对5例患者6枚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和门体静脉血流量测量,观察病灶增强特点和时相变化,计算分流率。结果本组病例中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分流主要为ParkⅢ型(共5例),病灶处超声造影剂到达时间为14~20 s,与相应门静脉序列显影,病灶造影剂灌注均匀,灌注强度与门脉相同,引流肝静脉提前显影。4枚病灶彩色超声提示诊断,超声造影证实;其余2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疑诊1例,误诊1例,超声造影明确诊断。结论门体静脉分流ParkⅢ型的超声造影表现为病灶与相应门静脉序列显影,引流肝静脉提前显影,超声造影可以为IPSVS诊断提供确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