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掌握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征, 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诊治的80例IBS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经验。结果 1.80例IBS患儿中, 男53例, 女27例;年龄(9.70±2.88)岁;中位病程10个月。2.80例IBS患儿均有腹痛表现, 其次为腹泻(60例), 便秘(31例), 自觉腹胀(21例), 呕吐(19例), 体质量下降(11例), 纳差(9例), 少见的表现有头痛(3例)。29例患儿发病前存在可疑的诱因, 以饮食刺激最为多见。3.80例IBS患儿中腹泻型(IBS-D)46例, 便秘型(IBS-C)17例, 混合型(IBS-M)13例, 未定型(IBS-U)4例;IBS-C、IBS-D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IBS-M相反, IBS-U男女相等, 各亚型组间比较, 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 P=0.001);各亚型间临床症状比较, 腹胀在不同亚型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率依次为IBS-M、IBS-C、IBS-D、IBS-U。4.治疗包括对诱因及病情进行疾病宣教、心理干预、饮食管理及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有效随访74例, 其中34例得到持续缓解, 25例得到部分缓解, 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9.73%;15例患儿未愈。结论 IBS是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 男多于女;饮食刺激为最常见的诱因;4种亚型中以IBS-D构成比最高;大部分患儿对症治疗有效, 少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