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牦牛颗粒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唐紫雯; 程华琴; 刘冬菊; 彭毛卓玛; 杨雪; 李键; 殷实
来源:畜牧兽医学报, 2022, 53(09): 3006-3017.
DOI:10.11843/j.issn.0366-6964.2022.09.017

摘要

旨在探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 PC)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诱导牦牛颗粒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后,对颗粒细胞生长增殖、抗氧化性以及激素分泌的影响。本试验选取3~5岁的健康牦牛(n=3),完成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颗粒细胞纯度。通过CCK-8法分别比较不同浓度ZEA(0(对照组)、5、10、20、40、60、80和100μmol·mL-1)、不同浓度PC(0(对照组)、0.05、0.5、2.5、5、10、50和100μg·mL-1)以及50μmol·mL-1 ZEA+5μg·mL-1 PC联合处理对牦牛颗粒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对照组(未添加ZEA及PC)、50μmol·mL-1 ZEA组和50μmol·mL-1ZEA+5μg·mL-1PC联合处理组牦牛颗粒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以及雌二醇(E2)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组颗粒细胞中部分增殖生长、凋亡、抗氧化及E2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表达颗粒细胞标志蛋白FSHR,具有较高的纯度,可以满足后续试验要求。添加不同浓度ZEA后,颗粒细胞活力随着ZEA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1),随着浓度的上升,PC对颗粒细胞的活力有显著提高作用(P-1时对细胞活力的提高作用最明显。与ZEA处理组相比,ZEA与PC联合处理后颗粒细胞的数量增加且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2(P2合成相关基因STAR、CYP11A1及HSD3B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2的分泌水平。综上所述,PC对ZEA诱导的牦牛颗粒细胞氧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为ZEA毒性的防治和畜牧业生产中PC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数据和理论支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