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隋初"开皇乐议"中郑译所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解读。1.究竟"几声(二声、三声、声声)乖应"?笔者认为"二声乖应"最妥,因为郑译等人尊奉"正声音阶"而贬抑下徵音阶,前者第四级音为变徵,后者为清角,故曰"二声乖应";2.苏祗婆音阶问题:按今通用唱名,龟兹音阶实为一自然七声音阶之Sol调式音阶,而郑译出于错误的音乐理念,将根本不是龟兹音阶、而与"正声音阶""冥若合符"的一组音(Fa、Sol、La、Si、Do、Re、Mi),充为龟兹音阶译介过来,藉以"校正"乐府所用的下徵音阶;3."八音之乐"问题:"八音之乐"即"八风"(八声音列)之乐,系由仲吕宫下徵音阶与黄钟宫下徵音阶综合而成的八声音列,用以打...

  • 单位
    天津音乐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