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动态观察痛转化大鼠模型不同时间点机械缩足阈(PWTs)、焦虑样情绪行为及双侧前扣带皮层(ACC)内即刻早期基因(c-Fos)、小清蛋白(PV)的表达变化,探索痛转化大鼠模型诱导焦虑样情绪的时间特征及ACC兴奋性变化。方法 所有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和敏化组,敏化组于大鼠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Car)100μL(第1次),待痛阈恢复至基础水平后,于左侧足背中央注射100 ng/25μL前列腺素E2(PGE2)25μL(第2次),建立痛转化模型;假敏化组大鼠第1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2次注射等量相同浓度PGE2。观察痛转化模型大鼠造模前(base)、Car注射后4、24、48、72 h和10 d, PGE2注射后1、4、24、48、72 h、7 d和14 d的PWTs;分别观察PGE2注射后24 h、7 d、14 d旷场实验(OF),PGE2注射后24 h、8 d、15 d高架O迷宫实验(EZM)中大鼠焦虑样行为改变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Car注射后10 d, PGE2注射后4 h、24 h、8 d和15 d大鼠双侧ACC内c-Fos、PV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大鼠Car注射后4、24、48、72 h患侧PWTs均显著降低(P<0.01),Car注射后10 d患侧PWTs恢复至基础水平(P> 0.05);PGE2注射后4 h患侧PWTs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4 d(P<0.01)。PGE2注射后24 h,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大鼠在OF中的总运动距离、中央区运动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在EZM中的总运动距离、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停留时间、开放臂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PGE2注射后7 d(或8 d)和14 d(或15 d),与假敏化组比较,敏化组大鼠在OF、EZM中的各项行为学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大鼠双侧ACC内c-Fos阳性细胞表达于Car注射后10 d显著减少(P<0.01),而PGE2注射后24 h、8 d显著增多(P<0.01),PGE2注射后4 h、15 d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大鼠双侧ACC内PV阳性细胞表达于Car注射后10 d和PGE2注射后4 h、24 h、8 d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PGE2注射后15 d同侧ACC内PV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1),对侧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痛转化大鼠痛觉敏化状态可持续14 d以上,伴有短暂的应激性焦虑样情绪,不易诱发持续的焦虑样情绪;其ACC兴奋性转化前处于补偿性抑制状态,转化后兴奋性增强,兴奋性增强前期表现c-Fos增多,后期表现PV减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