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在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栓塞术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同时选取40名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退黄、降转氨酶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脾动脉栓塞术达到抗病毒标准后,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24周。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变化、抗病毒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各组瘦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脂连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治疗后,2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TBiL和PTA虽较治疗前略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毒应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非基因Ⅰ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对照组非基因Ⅰ型的SVR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基因Ⅰ型(P<0.05)。2组基因Ⅰ型RVR、EVR、ETVR及SVR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基因Ⅰ型RVR、EVR、ETVR及SVR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瘦素和脂连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瘦素和脂连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2项指标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栓塞术后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肝功能进一步恶化,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病进展,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瘦素和脂连蛋白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程度评估的有效指标。
-
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