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符合研究条件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收集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根据有无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因素对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综合作用。结果 本次纳入的106例患者中共出现12例(11.32%)导管相关感染,共培养分离出21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14%),革兰阳性菌占38.10%,真菌占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导管扭曲、导管内堵塞、敷料更换时间≥7 d、化疗药物外渗、穿刺次数>1次、置管时间≥6个月、白细胞计数升高、白蛋白水平下降、糖尿病为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中除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还可采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干预方式加强对导管扭曲、导管内堵塞、敷料更换时间等因素的干预。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