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防治大肠腺瘤的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相关通路,结合中医学的认识,进一步探讨其干预癌前病变的可行性及潜在机制。方法: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大肠腺瘤疾病的靶点,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检索白花蛇舌草的成分并获取靶点信息,用Cytoscape 3.8.0软件对白花蛇舌草-大肠腺瘤可视化构图,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白花蛇舌草-大肠腺瘤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白花蛇舌草防治大肠腺瘤的作用机制中,可能主要以熊果酸、槲皮素成分为主作用腺瘤,通过EGFR、GRB2、MYC、NTRK1、TP53等靶点参与凋亡信号通路、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和激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活性、激酶调节活性等生物功能有关,包含转录因子复合物、Bcl-2家族蛋白、囊泡腔、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等分子组分。主要通过癌症通路中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多条通路。结论:在预测白花蛇舌草防治大肠腺潜在机制中,多个成分、靶点、通路作用于疾病,可能对大肠癌发挥预防作用,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干预早期癌变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