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IVF-ET/ICS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IVF-ET/ICSI患者63周期,根据DFI的高低分为三组,A组:DFI<25%(n=34),B组:25%≤DFI≤35%(n=18),C组:DFI>35%(n=11),比较三组精液常规分析(禁欲时间、精子浓度、总活力、PR%)及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三组一般资料(男女双方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禁欲时间及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精子总活力及PR%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精子DFI与总活力、P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62、-0.290,P<0.05);精子DFI与禁欲时间、精子浓度无相关性(P>0.05);三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可利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与精子总活力、PR%呈负相关性;精子DNA损伤增加可能会导致IVF-ET/ICSI患者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下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