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例认识和治疗经验的总结。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64例重症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1)一般对症治疗+呼吸支持治疗。依据监测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数值,按照病情由轻及重依次行间断吸氧、导管给氧,持续吸氧,高流量给氧,面罩给氧,病情仍加重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并且在规范气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祛痰化痰,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及物理疗法深部排痰效果显著。(2)盐酸氨溴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改善肺部情况临床效果良好。(3)根据动态复查的PaO2数值、影像学征象的进展及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时调整激素的用量及时间。(4)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和检查情况而定,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以阻断患者的炎症风暴。(5)个别患者还辅助增加心理安慰疗法。结果 (1)女48例(75%),男16例(25%),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人数多。(2)发病潜伏时间最短1 d,最长55 d,平均(7.6±11.2)d,其中2例(3.13%)患者发病潜伏期> 5周。(3)首发症状为单纯发热患者45例(70.3%),不伴发热患者19例(29.7%)。(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治疗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略有恢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及血沉增高有明显回降,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数值分别为(0.13±0.03)和(0.14±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核酸检测,阳性34例(53.1%),阴性23例(36.0%),标本泄露7例(10.9%),原标本泄露7例复查测量成功,其中3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6)影像学表现胸部CT平扫检查以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为主,并夹杂小叶间隔增厚、局灶片状实变、支气管扩张、纵膈淋巴结增大及纤维条索灶及出现胸腔积液多种CT征象;6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白肺征象。结论 (1)具有慢性基础疾病女性患者例数较多。(2)潜伏期较普通病毒长。(3)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演变发展为重症病例。(4)随着逐步治疗,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的恢复和C反应蛋及血沉增高的回降,提示炎症反应有抑制,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有恢复。(5)影像学胸部CT检查以典型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出现,在有慢性基础病变患者,会出现如支气管扩张、慢支肺气肿及其他病原体感染CT征象以及其他疾病多个CT征象同时出现。(6)大概率的预判患者将出现病情进展非常重要。(7)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