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EEG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2例GPI患者(GPI组)和17例健康对照(NC组)的EEG,对比两组δ、θ、β、慢α(8~9 Hz)、快α(9~13 Hz)频段的功率谱密度(PSD)。GPI组出院1年后,对比各频段PSD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PI组δ和θ频段的PSD在中后颞区比NC组明显升高(P<0.01),GPI组α频段的PSD在后头部比NC组明显降低(P<0.01),在快α频段这种差异所累及的电极分布范围比慢α频段更广。β频段上,预后好组比预后差组总体PSD高,在P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组后头部的α频段PSD主要为慢α频段为著,在T6上差异显著(P<0.05),而在全α频段和快α频段上总体比预后好组低。出院随访1年认知障碍发生率无改变(100%),精神症状改善最明显,发生率从86.36%下降至45.45%。急性期CDR评分与预后呈负相关(P<0.001)。结论 GPI的EEG主要表现为节律慢化和快波活动减弱。后头部的α节律为慢α频段提示预后较差。1年后预后精神症状改善最明显,而认知障碍症状难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