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于1999年举办首届,此后成为少儿舞蹈领域独具特色的比赛,并逐渐成为各小学的年度盛事。作者连续两年负责贵州师范学院艺术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工作,通过教学以及带学生到小学或艺术培训学校见习期间的调查发现,以贵阳市乌当区的几所小学为例,以前的参赛准备是以教师自编自教、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获得师生的肯定,现在则尝试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引导为主、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将创作产出变成参赛作品,再加以训练,仍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立足于实施创造性舞蹈课程及师生共创舞蹈作品的方式,通过整理教学资料、录影记录、教学日志和访谈回馈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探讨后发现,师生共创参赛作品是可行的。教师需要从课程、教学及教师角色等不同方面去思考、准备,以应对课堂上的诸多变数。师生共创作品的经验是可贵的。尤其是在共创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的创意,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与组织学生的编创,学生于课程中发展动作,顺应教师的引导,组织舞蹈比赛作品。师生间的关系更为亲近,彼此皆获得了成就感。师生共创转变教师观念是可能的。教学者亲身经历整个实验历程后,重新思考教学的方法,也看到比赛能为学生带来的正面价值,更体会到未来应跳脱比赛功利性的观念,在教学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空间与主动学习的机会。
-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