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40年,年轻的伊莎白·柯鲁克来到重庆璧山兴隆场(今大兴镇)做乡村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她和青年学者俞锡玑一起,走访了兴隆场一千多户人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田野调查手稿,写出了记录抗战时期川东农民生活的调查报告——《兴隆场》的初稿,还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惊心动魄的璧山之旅加拿大女孩伊莎白出生于成都的一个传教士家庭,其父饶和美于1912年受基督教差会派遣来到成都,参与创建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曾担任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系主任。其母饶珍芳1913年来到成都,一心投入教育事业,参与创办了蒙特梭利幼儿园、弟维学校及成都市盲聋哑学校,所以伊莎白的大部分少年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