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食道癌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6例食道癌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CBT-I治疗组和药物(唑吡坦)治疗组,进行6周治疗,观察治疗第2、4、6周以及治疗后第2、4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入睡时间(SOL)、实际睡眠时间(AST)、睡眠效率(SE)的变化。结果①药物组治疗第2、4、6周,PSQI、HAMA、HAMD、SOL、AST、SE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 05),疗效第2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治疗后第2、4周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②CBT-I组治疗第2周,HAMA、SOL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第4、6周,PSQI、HAMA、HAMD、SOL、AST、SE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 <0. 05);治疗第6周,疗效达到最高峰;治疗后第2、4周的疗效与治疗第6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③治疗第6周以及治疗后第2、4周,2组间PSQI、HAMA、HAMD、SOL、AST、SE均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采用催眠类药物治疗食道癌伴失眠患者,起效快但疗效持续时间短,采用CBT-I则起效稍慢但疗效持续时间长,停止治疗后仍有较好的疗效。
-
单位神经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