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些论者把“爱有差等”看作儒家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血亲宗族构成的“差序社会”,血缘的亲疏近远,导致人与人之间“爱的差等”。不过,这种爱主要是一种以血缘的自然情感为尺度的“血亲之爱”,它不自觉地遮蔽了儒家仁爱范畴更高层次普遍性的内涵,更与儒家“内圣外王”“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相抵牾。实际上,儒学的仁爱思想存在着感性之情和理性之爱两个维度,其真正内涵是“亲爱有差等”而“仁爱归一体”。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语境中,澄清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