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超微血流成像(SMI)与CDFI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血流灌注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的CKD患者62例,依据K/DOQI指南分为CKD 1~5期,采用CDFI及SMI观察所有患者双侧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并对其分级,比较二者评估CKD患者肾血流灌注分级情况;分析CDFI、SMI血流灌注分级与CKD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在124个肾脏中,SMI显示4~5级69个(55.6%),CDFI显示4~5级47个(37.9%);其中,CKD 1、2期SMI显示5级的构成比最高(66.7%、54.5%),CKD 3期SMI显示4级的构成比最高(67.9%),且均高于CDFI(均P<0.05);CKD 4期SMI与CDFI均显示3级的构成比最高(61.5%、46.2%),且SMI显示3级的构成比高于CDFI(P<0.05);CKD 5期SMI与CDFI均显示0~2级的构成比最高(76.7%、96.7%),但SMI显示0~2级的构成比低于CDFI,同时SMI显示3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CDFI(23.3%vs. 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KD 1、2、3期SMI肾血流灌注分级与临床分期呈强负相关(r=-0.657,P<0.01),CDFI肾血流灌注分级与临床分期呈中等负相关(r=-0.419,P<0.01)。结论 SMI对CKD各分期肾血流灌注的显示能力优于CDFI,能够更准确地评价CKD患者肾血流灌注,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