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引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并随访观察介入术后对儿童CHD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行介入术治疗的CHD患儿131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45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31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27例,肺动脉瓣狭窄(PS)患儿25例,主动脉缩窄2例,肺动脉分支狭窄1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变化。结果:总体介入治疗有效率为98.47%(128/131),并发症发生率为5.34%(7/131),其中严重并发症0.76%(1/131)。在PDA的患儿中,介入术后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内径(LV)、肺动脉压(PAP)、主动脉瓣口流速(AV)值较术前减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0.405,7.145,3.179及9.038,P分别为<0.001,<0.001,0.014及<0.001);在ASD的患儿中,介入术后的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肺动脉瓣口流速(PV)值较术前减轻,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6.923,2.699及3.795,P分别为<0.001,0.033及0.006);在VSD的患儿中,介入术后的LA、LV、PAP值较术前减轻,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8.185,6.795及3.247,P分别为<0.001,<0.001及0.014);在PS的患儿中,介入术后的RV、PV值较术前减轻,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472及130.079,P分别为0.01及<0.001)。2例主动脉缩窄及1例肺动脉分支狭窄患儿介入术后随防情况稳定。结论:DSA导引下行小儿CHD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