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岩溶丘陵区生长季土壤CO2、CH4通量研究

作者:刘九缠; 孙玉川*; 沈立成; 刘宁坤; 吴超; 游贤慧; 王正雄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2018, 45(09): 72-78.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8.09.012

摘要

我国西南岩溶丘陵区生长季漫长,而土壤表面CO2、CH4通量受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为探究岩溶丘陵区生长季有植被覆盖(有草)和无植被覆盖(无草)的土壤表面CO2、CH4通量及其日变化特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重庆市南川岩溶丘陵区土壤表面CO2、CH4通量进行观测,结合土壤温、湿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丘陵区土壤表面在生长季表现为CO2源、CH4汇,有草的土壤表面CO2通量明显高于无草土壤表面CO2通量,CH4通量则无明显差别,说明在生长季地表植被覆盖是影响土壤CO2通量的重要因素,而植被覆盖对土壤CH4通量无显著影响,土壤表面有草和无草的CO2通量分别为552、352 mg/m2·h,CH4通量分别为-80、-75μg/m2·h(生长季6个月平均值)。在生长季日变化尺度上,土壤也表现为CO2源、CH4汇,有草土壤表面的CO2通量明显高于无草土壤表面CO2通量,且二者的变化特征一致,CH4通量受到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小;生长季土壤CO2、CH4通量受土壤温、湿度的共同影响,其中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土壤温度升高会促进土壤CO2通量的提高,而土壤CH4通量与土壤温度无相关关系,即土壤温度对土壤CH4通量无显著影响;由于生长季土壤湿度变化较土壤温度小,因此土壤湿度对土壤CO2、CH4通量的影响较土壤温度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