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双循环”视角,以循环规模、循环成本、循环效率、循环安全、循环可持续为准则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NP-CRITIC-GRA方法评价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双循环”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行质量评价依次为中欧班列(成都) 0.865 0,中欧班列(重庆) 0.811 0,中欧班列(西安) 0.713 2,中欧班列(郑州) 0.657 9,中欧班列(乌鲁木齐) 0.591 0,中欧班列(义乌) 0.553 9;中欧班列(成都)循环可持续较好,中欧班列(义乌)循环成本较高,循环安全较差;全程运输风险、覆盖城市、开行列数、货运量、本地货源占比、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和“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数是中欧班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循环可持续、循环规模和循环安全对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影响较大,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