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分流与教育位置性差异等因素形成的竞争性与制度性成因,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主体的竞争性策略行为难以摆脱“囚徒困境”,学业竞争难免转向学业过度竞争,学业过度竞争对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产生的负外部性影响造成了社会福利净损失。落实“双减”政策的内在逻辑就是要消除形成学业过度竞争的竞争性与制度性诱因,使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过度竞争回归一般竞争。因此,落实“双减”政策需要紧紧围绕破解学业过度竞争来优化制度供给,可通过畅通义务教育分流通道、破除义务教育位置性差异、引导校外辅导机构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完善义务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关键举措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改革,促进“双减”政策目标的长期实现。

  • 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