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种植天麻的土壤(TW)与未种植天麻的土壤(TB)为试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方法对TW和TB进行表征,研究了天麻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与肥力,以期为天麻轮作模式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其主要矿物相组成是以SiO2为主的高岭石,主要组成成分为SiO2、Al2O3、Fe2O3、K2O、MgO、CaO等,种植天麻前后土壤的结构特征无显著改变。对TW和TB进行肥力研究发现,TW较TB含水量均升高,而pH则无显著差异,除木本丰富度高的4号德江沙溪土壤外,TW的土壤有机质含量(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等含量较TB均有上升的趋势;全钾含量除2号德江石柱丫土壤外,其它的TW全钾含量较TB均有降低的趋势,速效钾1号和2号德江石柱丫TW含量高于TB,其它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反,说明种植天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通过聚类分析发现Y1与Y3的壳斗科林为同一类群,Y2、Y5和Y6的杂木灌木混杂林与松树林为同一类群,而Y3的杂木林为同一类群,可见木本类型与木本的丰富程度均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可以为天麻连作障碍现象探究和轮作作物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 单位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