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匮要略》百合病篇条文中有"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一句,其中"剧+症状"的表达在仲景医书中仅此一处。本文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及其他非医上古汉语文献的整理分析,考证了"剧"字在东汉时期的用法和含义。发现"剧"作为"严重"或"加重"的含义时,其用法多为单用,或连接在某一症状之后,即"症状+剧",而非"剧+症状",由此认为"得药则剧吐利"句读可能存在问题。综合《外台秘要》《医心方》中本条文的不同版本记载及明清注家观点,认为该句的断句或应改为"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意为服药后吐利十分剧烈,而后者意为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吐利如有神灵"则可能是形容一种时呕时愈、时泻时止的状态,与上下文描述的似有似无而不甚剧烈的症状更相符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