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将角膜上皮各区域表层和基底层细胞端粒酶作为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方法分别对8只新西兰大白兔(8只眼)角膜缘和中央透明角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对角膜缘和中央透明角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其中4只兔(4只眼)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 Fu)20mg, 4只兔(4只眼)未注射任何药物。结果 8只兔眼透明角膜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34. 912,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65. 575, 端粒酶表达均为阳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5 Fu注射组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85. 396, 未注射5 -Fu组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45 .75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阳性对照组生物发光值为210 832,阴性对照组生物发光值为34 793。结论 角膜缘上皮细胞端粒酶表达阳性而透明角膜上皮细胞表达阴性,表明角膜缘存在具有极强增殖能力的干细胞,端粒酶可能成为角膜干细胞的标志物。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