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是创伤骨科的难点,手术入路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但目前对于入路选择尚无一个被多数学者接受的公认选择标准。目的:调查胫骨平台后外侧柱骨折的发病特点及发生率,探讨扩大外侧切口在后外侧柱骨折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国际疾病代码从2009年7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患者病历数据库筛选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通过PACS系统回顾性复习患者骨折部位的影像学资料,采用Schatzker法及罗从风三柱法分别对骨折进行分类,后柱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将游离后外侧柱骨折定义为后外侧柱主骨折块与后内侧柱及外侧柱主体不相连。调查后外侧柱骨折的患病特点,采用扩大外侧入路前瞻性治疗其中21例移位游离后外侧柱骨折患者。结果与结论:①共426例患者入选,427个胫骨平台骨折;涉及后外侧柱骨折有267个,游离后外侧柱126例,外侧柱+平台关节面下4 cm以内的移位游离后外侧柱骨折73例;②采用扩大外侧切口治疗的21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③提示扩大外侧入路适用于外侧柱+平台关节面下4 cm以内的游离移位后外侧柱骨折,可单用于SchatzkerⅡ型骨折,或联合其他切口治疗SchatzkerⅤ,Ⅵ型骨折,该入路适用的患者约占全部平台骨折的17%,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