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调节液体流量、流速及周期性脉动等参数,研究新西兰家兔颈动脉体外应力培养时血管结构的变化。方法取SPF级新西兰家兔颈动脉置于生物反应器上,构建血管体外培养模型。共分四组,静态组为静态培养,动态组(80、50、25组)在脉冲泵运行位移与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保持培养液流速分别为80、50、25 ml/min,维持应力状态培养,培养结束后通过HE、Masson、EVG染色对血管结构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静态组15 d血管内皮细胞保持完整,平滑肌细胞排列混乱,弹性纤维收缩剧烈,胶原纤维基本没有变化;80组弹性纤维未见明显变化,内皮细胞不可见,第8天平滑肌较第4天排列整齐,第8天胶原纤维明显减少。50组内皮细胞不可见,平滑肌排列整齐,15 d时弹性纤维疏松且趋于平直,血管胶原纤维明显减少;25组内皮细胞可见,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改变较50组轻微。结论在模拟动物体内各参数的条件下,血管体外动态培养有助于维持血管的生理结构,培养的难点在于防止污染和补充胶原。高应力条件下,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造成平滑肌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流失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