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区域土壤盐渍化现状是土壤盐渍化修复和改善的前提,对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干旱、半干旱区民勤盆地为研究区,对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盐分含量、盐基离子分布及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定性判断盐渍化程度和类型,以期为民勤盆地盐渍土改良与生态修复、区域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结果】1)不同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均值在4.35-6.37 g/kg且为中等变异程度,盐分离子中SO42-、Ca2+和Cl-的含量较高而CO32-含量最少;2)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二者之和超过总盐含量的50.00%;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48.65%和31.04%;3)总盐与SO42-、Ca2+和Mg2+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HCO3-呈极显著负相关;4)非盐化土、轻度、中度、重度和盐渍土5种类型在研究区均有分布,其中中度盐渍土分布最广(32.42%),重度盐渍土次之(25.92%);5)盐渍化类型包括氯化物-硫酸盐型、硫酸盐型、氯化物型、硫酸盐-氯化物型和苏打型5种,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56.03%),硫酸盐型为辅(33.57%)。【结论】研究区的盐渍化依旧威胁着土壤安全,其程度与类型以中度盐渍土和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盐分化合物表现为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钾和碳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