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汝霖的《汉晋学术编年》和《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采用改造过的编年体裁,以年为经,以学术发展为纬,在标明史事发生年代的同时注明所据史料的出处,于相关记载有歧异之处附录考语,于关键处附录图表,并于书末附录索引,徵引资料丰富、考证精审,不仅为后世学者"省却不少搜讨资料之力",其中的许多论断亦为学界所沿用,可惜多被所世学者视为工具书,其严谨考证、完备体例和精见卓识等却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即从这两部编年入手,分析其著作旨趣、体例、内容及影响,试图引起学界对其贡献给予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