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研究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髋臼形态和方向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单髋DDH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岁6个月5岁,平均2岁5个月。均行单侧髋关节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术前及术后1周行CT及三维重建检查,测量手术前后患髋前髋臼指数(anterior acetabular index,AAI)、后髋臼指数(posterior acetabular index,PAI)、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rversion angle,AAA)、轴面髋臼指数(axial acetabular index,Ax AI),以及术后截骨远端骨块向前、向下、向外旋转的距离。比较手术前后AAI、PAI、AAA及Ax AI,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计算手术前后差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向前、向下、向外旋转距离的相关性。结果 AAI、PAI及AA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x AI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8,P=0.384)。AAI、PAI及AAA手术前后差值分别为(4.518±4.601)、(4.219±6.660)、(3.919±4.389)°。术后截骨远端骨块向外、向下、向前旋转距离分别为(0.420±0.339)、(2.440±0.230)、(0.421±0.311)cm。各向旋转距离与AAI手术前后差值均相关(P<0.05),其中向外旋转距离与其高度相关(r=0.981)。向外、向前旋转距离与PAI、AAA手术前后差值相关(P<0.05),向下旋转与其无相关性(P>0.05),其中向前旋转与AAA手术前后差值高度相关(r=0.84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可使DDH髋臼前方弧度增大而后方弧度减小,在增加髋臼前方覆盖的同时牺牲了后方覆盖;同时改变了髋臼方向,使髋臼前倾角减小,但不能改变髋臼深度。Salter骨盆截骨术改变髋臼前后弧度的主要因素是向外和向前旋转,改变髋臼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向前旋转。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