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患者抗凝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炜祎; 王燕芳; 姜立敏; 刘志宏; 白盟盟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3, 23(03): 489-493.
DOI:10.13241/j.cnki.pmb.2023.03.018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老年科一病区接受抗凝治疗的128例高龄(≥80岁)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合并用药等,并对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记录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以及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患者共有不良事件39例(30.47%),其中出血26例(20.31%),新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2.34%),PT高值2例(1.56%),死亡11例(8.59%)(其中2例大出血死亡,1例缺血性脑卒中死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合用激素、合用抗血小板药以及新发恶性肿瘤是高龄老年患者抗凝治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根据综合评估后,采用小剂量、常规剂量等不同抗凝方案进行治疗均是合理的选择,其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女性、合用激素和血小板药以及新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要警惕不良事件的发生。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