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与荀子心性论之差异

作者:李慧子; Hou Jian
来源:孔学堂, 2022, 9(03): 91-202.
DOI:10.16349/j.cnki.52-5035/c.2022.03.004

摘要

戴震思想虽与荀子有相近处,但他们的心性论架构存在明显差异。荀子将性、心、欲、情视为一源,戴震则把血气心知拆分成人性的两部分。二人虽都提出心具有认知、情感、思辨、统御感官的能力,但对心是否必然成善的判定不同:荀子认为心虽有向善的资质,但心也好利,“可以”为善不等于“能”成善;而戴震主张心喻仁、心好理义,心知必然成善。荀子认为心能认识理,但自身不具备理,而戴震指出心自含理义。二人都反对寡欲,主张发挥心的作用以理制欲,但荀子认为心既能管控情欲,也会为情欲所驱使,戴震则主张情中包含大共理,因此要以情絜情。在修养论上,两人都注重以解蔽、学问修为和遵循礼法之方法养护心灵,但区别在于戴震反对心斋坐忘工夫论,因而戴震思想近于荀子性恶论的说法不能成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