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青娥丸方防治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椎体高度再丢失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行PK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片及钙尔奇-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青娥丸方。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水平、椎体高度再丢失比,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BMD 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D T值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术后当天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椎体高度丢失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1.4%,高于对照组39.4%(P<0.05);2组椎体高度恢复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椎体高度再丢失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椎体高度再丢失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后,在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钙尔奇D的基础上应用青娥丸方,可有效预防椎体高度再丢失,并提高BMD水平。
-
单位台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