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2022年开展常州市蚊媒密度、种群特征及季节性消长研究,为常州市蚊虫密度控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各区(县)选择不同生境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及牲畜棚等,采用诱蚊灯法对成蚊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8—2022年常州市各区(县)共捕获蚊虫50 833只,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3.31只/(灯·夜)。不同年份中,2018年蚊密度最高,达1.75只/(灯·夜)。2021年蚊密度消长呈单峰曲线形,9月是高峰,为2.36只/(灯·夜),其余年份均呈双峰曲线,高峰为7、9月。不同生境中蚊种构成比不同,其中居民区、公园、医院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农户和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常州市蚊虫种群总构成比以淡色库蚊最高(43.71%),其次为三带喙库蚊(27.08%)。蚊虫密度调查可以为本地区蚊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应进一步提高蚊虫密度监测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蚊虫控制措施,切实降低本地区蚊虫密度及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 单位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