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经济资源补给的"外源型"模式难以有效扶助贫困者,基于贫困者的可行能力提升的"内源型"模式才能实现贫困的长效治理。社会工作通过其专业方法对贫困群体的个体、人际和政治层面予以赋权,能够有效契合可行能力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层次,提升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但社会工作的介入面临着自身组织建设、参与治理的角度、协作的方式方法三个层面的困境,需要强化社会工作队伍的规模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专业机构同步引入,促进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的协作,以及进行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