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line支架血流导向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临床分析

作者:孟庆勇; 姚自同; 张龙; 杨俊丽; 于耀宇*
来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 28(02): 27-31.
DOI:10.16548/j.2095-3720.2019.02.008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Pipeline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采用Pipeline支架及通过其它技术治疗的颈内动脉BBA患者,通过Fisher和Hunt-Hess分级系统评估患者的初始临床状态,随访血管造影结果,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6~12个月)。【结果】分别有13和17例患者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ipeline支架组92.3%的患者在6~12个月时的临床结果良好(mRS评分≤2),且动脉瘤闭塞,保留载瘤动脉通畅。两组在并发症(P=0.711)及中长期临床结果(P=1.000)上无显著差异。其他技术组动脉瘤初始闭塞率高于Pipeline支架组(76%vs 31%,P=0.025),中长期Pipeline支架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其它技术组(92%vs 59%,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ipeline支架对BBA进行血管内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 单位
    武警后勤学院; 社旗县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