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0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381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51.11±6.22)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依次为:生活调试(2.66±0.67)分,机能保健(3.02±0.81)分,医疗管理(3.13±0.6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 vs.<40岁:非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2.8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813,–0.847),P=0.005;≥60 vs.<40岁:b=–2.660,95%CI(–4.820,–0.498),P=0.016]、职业[在职vs.农民:b=2.639,95%CI(0.303,4.976),P=0.027;失业或退休vs.农民:b=2.913,95%CI(0.995,4.831),P=0.003]、吸烟[吸烟vs.不吸烟:b=–3.135,95%CI(–5.196,–1.075),P=0.003]、疾病类型[开角型vs.闭角型:b=–2.119,95%CI(–3.317,–0.921),P=0.001]、随访次数[≤2 vs.>2次:b=–1.071,95%CI(–2.118,–0.024),P=0.045]、是否固定医生随访[不固定vs.固定:b=–2.619,95%CI(–3.632,–1.605),P<0.001]与原发性青光眼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相关。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吸烟、疾病类型、随访次数、是否固定医生随访。眼科医护人员应重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单位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