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省55岁及以上人群巧克力摄入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作者:王柳森; 张兵; 黄绯绯; 牛然; 李惟怡; 龚国伟; 刘少龙; 周美琪; 邹艳; 张双凤*; 王志宏*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1, 38(08): 804-809.
DOI:10.13213/j.cnki.jeom.2021.21003

摘要

[背景]抑郁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深远,国外有报道食用巧克力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但缺乏国内人群的研究。[目的]分析我国四省55岁及以上人群巧克力摄入量及抑郁症状流行特征,并探讨巧克力摄入量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利用2018—2019年"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基线调查数据,包括河北、浙江、陕西及湖南四个省份调查人群的人口特征因素、膳食及老年抑郁量表自测结果,选择55岁及以上人群共8 03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判定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程度,食物频率问卷(FFQ)调查法获得过去12个月的膳食数据。分别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巧克力摄入量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3 469名,女性4 569名,出现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为8.68%。≥65岁人群中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9.40%)高于55~64岁人群(7.79%);城市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13.20%)高于农村(5.45%);过去一年未吸烟或饮酒的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9.32%、9.16%)高于吸烟或饮酒的人群(6.06%、5.90%);不同教育水平、身体活动水平人群中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差异(均P <0.01)。不同巧克力摄入量组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每周多食用1 g巧克力,其抑郁症状得分增加0.035分,在女性中则不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男性或女性巧克力摄入量与抑郁症状无关。[结论]我国四省55岁及以上人群中约有8.68%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未发现巧克力的摄入量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

  • 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