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径山藏》后期“送藏流通”做法的影响,清初广东禅林依照《径山藏》的常见版式,刊刻了一批本地高僧著作,然后将相关版片送往嘉兴集中贮存。康熙年间广州海幢寺所代表的博山道独一系共有7种著作被收进《径山藏》“又续藏”中。到了雍正、乾隆年间,海幢寺还在继续按照《径山藏》版式刊刻本门高僧的著作,目前所知有4种。入藏的这7种著作版片于康熙三十年(1691)送往嘉兴,版片被送走后,这些著作在本地的流通反而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幢寺对它们进行了重刻。此外,海幢寺还翻刻了一批收录在《径山藏》中的其他著作。这些著作重刻和翻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雍正至道光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