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血管黏液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傅兴宁; 刘瑞雪; 贾若楠; 张云香*; 陈红芳; 宗佩君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 38(01): 88-90.
DOI:10.13315/j.cnki.cjcep.2022.01.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浅表性血管黏液瘤(superficial angiomyxoma, S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S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患者年龄20~79岁,平均44岁,4例肿瘤位于外阴,位于腋窝、足背、头皮、颈部、眼睑各1例,随访2~59个月,其中2例复发无转移,7例未见复发和转移。镜下见病变位于真皮网状层及皮下组织,界限较清,由纤细的纤维性间隔分隔成小叶状或结节状,瘤细胞星芒状或短梭形,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间质为黏液背景,见多量薄壁狭长的血管,并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4和vimentin均阳性,CK(AE1/AE3)、desmin、S-100、actins、ER和PR均阴性。结论 SA是一种发生于软组织的罕见良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可治愈,可局部复发但不转移,需与其他黏液性肿瘤相鉴别。

  • 单位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潍坊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