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宏宇; 张雅明; 张文佳; 于洋; 高晓丽; 王玥*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01): 62-65.

摘要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参与代谢通路,进而推测德国小蠊的高温应答分子机制。方法以25℃环境为对照,对40℃高温处理2 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结果测序数据经筛选后,得到93 725 712个读序,计算生成高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524个、下调表达基因525个。高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到14个类别和30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活性、L苯丙氨酸分解代谢、细胞外区、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性、芳香化酶活性、铁离子结合、氨基酸结合、膜结合细胞器、内质网膜、氧化还原酶活性、羧酸酯水解酶活性和信息素应答等方面。结论德国小蠊可能从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应对高温胁迫,为揭示德国小蠊高温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 单位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