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明确基于EPSPS基因拷贝数差异的草甘膦抗性与敏感牛筋草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萌发和出苗特性,采用培养皿法测定抗性(R)和敏感(S)生物型在不同温度、光周期、pH值、盐浓度、渗透势和埋藏深度下的萌发和出苗情况。结果表明,牛筋草在20~35℃范围内的最终萌发率均在90%以上;在18℃/12℃变温和15℃恒温处理下,R生物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S生物型;在40℃恒温和43℃/37℃变温处理下,R、S生物型的萌发率均在83%以上,但幼苗无法正常生长。2种生物型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萌发率在93%以上,在pH值为4.0~10.0范围内的萌发率均在80%以上,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时的萌发率均低于10%。当渗透势为-0.6~-0.4 MPa时,R生物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S生物型,当渗透势为-0.8 MPa时均无法萌发,但未萌发的种子仍保持活性。R、S生物型的出苗率均随埋藏深度增加,其出苗率显著下降。由研究结果可知,牛筋草R、S生物型在部分温度和渗透势处理下的萌发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抗性杂草绿色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