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齿状突骨折且随访5年以上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42.9±13.7岁)。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33例);B组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移位程度、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VAS评分、NDI、ASIA分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供骨区疼痛、手术切口及供骨区感染、脑脊液漏等)发生情况。通过末次随访时的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稳定性;多平面重建CT观察两组患者寰齿关节及寰枢侧块关节退变、寰枢椎自发融合及B组患者植骨融合情况。比较A组寰枢椎自发骨性融合患者与未骨性融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骨折移位程度、固定方式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NDI,分析A组自发骨性融合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前VAS评分A组6.5±1.2分,B组6.8±1.3分;NDI A组31.1±3.8分,B组32.5±4.3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1.3±0.8分,B组1.5±0.9分,NDI A组4.2±1.3分,B组4.5±1.9分;术前ASIA分级A组C级1例、D级2例、E级30例,B组C级2例、D级3例、E级25例;末次随访时A组D级1例、E级32例,B组D级2例、E级28例。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NDI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VAS评分、NDI、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A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B组为3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B两组均无寰枢椎不稳。两组寰齿及寰枢关节退变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寰枢椎自发纤维融合7例(21.2%),骨性融合23例(69.7%),B组寰枢椎骨性融合(自发融合及植骨融合)30例(100.0%);两组骨性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自发骨性融合患者平均随访时间长于未自发骨性融合患者(P<0.05),伴骨折明显移位(>2mm)占比高于未自发融合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8%vs 10%,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固定非融合术较固定融合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后路固定非融合术后的寰枢椎自发融合是维持寰枢椎稳定性和患者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骨折移位程度是术后寰枢椎自发骨性融合的影响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