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耕作培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以解决砂姜黑土耕层浅薄、养分容量低的问题,实现小麦优质高产。【方法】田间试验(2018~2020年)采用裂区实验设计,旋耕和深耕为主区;5种培肥方式为副区,包括:单施化肥(CK),增施有机肥15 t hm-2(15M)、有机肥22.5 t hm-2(22.5M)、生物炭15 t hm-2(15B)和生物炭22.5 t hm-2(22.5B),分土层研究土壤理化指标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深耕、施用生物炭和有机肥均显著提高0~10 cm土壤pH值,深耕显著提高10~30 cm土壤含水率,降低10~3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改善优于有机肥。深耕配合生物炭或有机肥显著提高10~3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量有机肥对速效养分的提升效果最佳。旋耕增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深耕显著降低赤霉病病情指数,深耕22.5M处理比旋耕22.5M处理降低52.6%。连续2年的产量表明,深耕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分别比深耕CK处理显著增产18.3%和9.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深耕和生物炭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小麦增产,有机肥显著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但高量有机肥能促进赤霉病的发生。【结论】深耕配合高量生物炭或适量有机肥有效改良砂姜黑土障碍因素并增加小麦产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