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在整体水平逐年微弱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纵向大幅变动、横向日渐收敛的独特现象。论文利用2009—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的流动性分解结果显示,近年来财政透明度的年份间变化主要是"排序变动"在起作用,地方政府更多考虑财政透明度的排名,而非成绩。利用面板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地方财政信息公开不仅考虑"声誉效应",还考虑"风险效应",信息公开程度存在参考地理邻近省份的标杆竞争行为,突出表现为"竞低"而非"竞高";进一步利用财政信息公开态度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这一结论。论文的发现对未来提升财政信息公开程度和促进政府相关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