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黄土高原旱区5年龄的紫花苜蓿为(Medicago sativa)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处理水平:0 kg·hm~(-2)(N0),50 kg N·hm~(-2)(N50),100 kg N·hm~(-2)(N100)和150 kg N·hm~(-2)(N150)。选取排放系数、N肥利用率和氧化亚氮(N_2O)通量作为N利用效率及N_2O排放的评价指标,选择叶面积指数、干物质(Dry matter, DM)产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 RFV)作为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指标,探究不同施N量对苜蓿草地N_2O通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估,以期获得协调N_2O减排与提高生产性能的最佳施N量。结果表明:施N增加苜蓿草地每公顷DM产量,N150处理下头茬产量最高,达到8 885 kg·hm~(-2);N肥施入能提高苜蓿CP含量,并提高饲用品质(降低ADF和NDF含量);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N50排序最优,并与N150归为一类。因此,综合考虑N_2O通量和生产性能,该地区苜蓿草地最佳施N量为50 kg N·hm~(-2)。
-
单位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