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1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中,10例病灶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膀胱壁,1例位于腰椎平面的椎管内。12例行CT扫描,其病灶以囊实性为主(12例),其中1例见钙化,完全囊性1例。12例病灶实性成分平扫平均CT值为41.5HU,实性成分增强动脉期强化,平均CT值为92.3 HU;静脉期病灶进一步强化,平均CT值为103.8 HU;延迟期平均CT值为91.3 HU。4例行MR扫描,病灶均以T1WI等、T2WI高信号为主,实性成分DWI呈明显高信号。病理上,13例均表现为良性。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腺泡状,细胞胞浆丰富,周围被毛细血管及纤维组织间隔,其中11例免疫组织化学CgA和Syn染色均为阳性,10例NSE和S-100染色为阳性,12例CK、EMA及SMA染色均呈阴性。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增强扫描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及瘤体周围增粗血管影与病理改变相关,其影像表现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