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555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4例, 女211例;年龄为(64±8)岁。观察指标:(1)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2)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采用对应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前进法。结果 (1)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555例患者中, 9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发生率为16.40%(91/555)。9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中, 共分离培养细菌59株,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3株, 革兰氏阳性菌 3株, 真菌3株, 包括多重耐药菌20株。53株革兰氏阴性菌中, 鲍曼不动杆菌18株(12株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18株(3株多重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6株(2株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各2株(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 粘质沙雷菌、克氏柠檬酸杆菌、纹状棒杆菌、奇异变形菌、产酸克雷伯菌各1株。3株革兰氏阳性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 肺炎链球菌1株。3株真菌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 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或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分别为12、12、11、9、8、6、5株;18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上述指标分别为0、1、1、1、2、0、2株。(2)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Ⅱ期和Ⅲ期、术前住院时间≥6 d、手术时间≥240 min、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 d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肿瘤病理学分期为Ⅱ期和Ⅲ期、术前住院时间≥6 d、手术时间≥240 min、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5 d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长治医学院;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