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切实可行的临床肝移植患者血液管理(PBM)模式,以优化肝移植围术期用血量,改善患者预后与生存率。方法 成立多学科PBM团队,初期由医务部牵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临床建立肝移植患者PBM模式的重要性向麻醉科、肝胆科、输血科、ICU医务部等相关科室近71人做了《器官移植患者血液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的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确定肝移植患者PBM的重要项,制定试行方案,包括医务部组织,输血科负责对麻醉科、肝胆科、ICU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完成教育培训后,麻醉科、肝胆胰科、ICU确定肝移植患者术前、中、术后PBM措施,以2021年本院的肝移植患者30人为实验组(对象),全面实施PBM;同时选取2020年本院所做的肝移植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术前、中、后输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均未输注任何成分血;术中异体成分血输注量:红细胞(U)为12.75(8.75,18.63)vs 15.25(8.38,26.13)(P>0.05),单采血小板(治疗量)为0(0,2)vs 1(0,4.25)(P>0.05),血浆(U)为2 300(1 550,3 763)vs 3 650(2 075,5 400)(P<0.05];冷沉淀(U)0(0,10)vs 10(0,30)(P<0.05);术后异体成分血输注量:红细胞(U)为8.00(3.38,12.88)vs 11.25(4.75,19.63)(P>0.05],单采血小板未输注,血浆(U)为0(0,0)vs 0(0,600)(P>0.05],冷沉淀未输注。结论 肝移植患者PBM模式的建立及其管理措施在移植术前、中、后的运用,明显减少了患者术中输血量,改善患者移植术后的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