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于人的不平等的解释需要处理社会法则和个人自主之间的偶然性问题。针对卢梭关于立法者的技艺说明,不少学者从唯意志论角度肯定个人自主。尽管他们赋予了个体优先性和行动自由,却难以在社会科学层面确立法则的客观普遍性,这牵涉到人们对社会性质的理解和定位。在社会科学的问题上,尼采对卢梭的法则意识持否定和怀疑态度,而通过他的道德视角高扬个人的自主性,将道德法则建立在立法者及其权力意志之上。相对于尼采对个人自主的高扬,涂尔干指出,立法者所带来的偶然性破坏了科学研究的法则性,危及社会学学科的合法性。因此,偶然性的存在揭示了社会科学的解释范围和个体自主的限度。